诗歌问题

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m.39.net/disease/a_6195089.html
诗歌问题1、随便翻开一本文学原理书都会写着:“文学是对现实的反映”。于是你觉得所有的观众都在电影电视或者小说中寻找人物原型,并且很自然地把文学中的现实与现实中的一切进行一一对应。当这些观众觉得找到他们心目中的“像”的时候,就会对作品抱以掌声,觉得“不像”的时候,就会认为作品是“瞎编”或者“水平太次”。按照这样的逻辑,文学必须到现实中发现,并且作家要“深入生活”以便取得第一手素材,这样他的作品才能“像得很”,才能有了活力。按照这样的逻辑,四大名著中有一半要被剔除掉,至少那个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除了它的框架外,其它都不符合“像得很”这个标准。而像蒲松龄、金庸这样的作家都会没有生命力。但恰恰相反,正如好莱坞的电影最卖座的是科幻片和动作片一样,最被读者接受的不是一本正经的“高大全”,而是孙猴子和郭靖黄蓉。出了什么问题,让“文学是对现实反映”这个著名的论断有点下不来台?可能马上有人反驳:你说的是通俗文学,不是严肃文学。嗯,你说的对,按照你的分类法,四大名著中有三个是通俗文学,只有一个是严肃文学,它还没有写完,就算写完了,也只占四分之一。可能你还会反驳说,所谓的“像”和“不像”,不能机械地套用,它可能有更高级的机制,并不是和现实一一对应的,并不一定是现实中的原型直接进入作品。那是一种什么机制呢?作品是现实的反映,这个著名的论断看起来有着一种深沉的逻辑,但却如此地语焉不详。在我看来,它只是一种臆测,既没有什么道理,也没有什么逻辑,它只是一根缰绳,目的是把艺术家们拴在一块石头上,再背上一个,好让“现实”可以随时叫他们回来吃饭。我们要看看,这个著名的论断出了什么问题,而我们面对的诗歌的原理有什么问题。2、这个著名的论断出自俄国名人列宁先生,他认为文学是现实的映射,通过作家的能动反映形成作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论断一直是当代中国文学的定海神针。图1:反映论机械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的区别在于将作家认定为是一面标准的平面镜子还是一面哈哈镜。在经受了多次冲击后,机械反映论被迫改进为能动反映论。当时比较先进的观点在于“能动”这个词:能动的意思究竟是什么,你查查所有辞典,没有解释。形象思维是与反映论相配套的一个名词,作家、诗人必须用形象来说话,把论点具体化,形成可以直观的论据。所谓的“形象思维”是指作家用来说话的方式是感性的、直观的,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性的,这也是与“反映论”发明的一整套命名方式中的一种。我们把上图改进一下,其实在现实中,上述三个因素的作用是互动的,而不是单向的。图2:反映论中的关系在图2中,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作家是面镜子,作家把现实反映进作品里,形成现实借作家之手而形成的文本世界。作家的意义在于他的专业能力,即“艺术地再现”,艺术能力即成为一个形式上的问题,而不是内在因素。作家的问题在于如何反映现实。这个伪命题曾经主导了几十年的文学,在苏联,在东欧和中国,最后他们得到了一个最正确的方式,就是作品应该具备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这是反映论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方面的巨大进步,它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构建了一套模型,从而阵地性消灭了资产阶级的小情调。图2是一个标准的反映论的模型,这个模型揭示了作家、作品与现实的关系,几乎所有的作品都难以逃脱,它可以完美地诠释所有的艺术作品,以至于一旦进入评论,大家都必须用这个模型来套用,所有的作家也就是这样被一一射击,被区分和戴上桎梏。如果想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必须明确这个根本问题是如何出现的。在现实中,当你觉得这个模型不对时,却无法反抗它。3、让我们做点细碎的工作。第一步,我们把这个三角形的三个点换成三个符号,把现实这一点命名为A,作家命名为B,作品命名为C。其实我们要研究的是,线段AB、BA、AC、CA、BC、CB之间的关系。第二步,我们要确定的每一组线段之间的关系。线段AB,是一个“决定性”的关系,它总让我想起一段母亲训斥孩子的话:你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你,你算什么?你只是父母的一个诞生物。反映论的理论家们这样表达:作家的一切,包括身体、思想、思维方式,甚至写作的笔、墨、词、句都是现实中的一部分,作家无法逃离现实,所以,客观现实决定了作家的一切。所以它是压倒性的关系,是现实诞生了作家,作家在这里没有任何反抗余地。既然作家的思想、情感、文字都只是现实的一部分,那么作品自然是现实通过作家之手泄露的一段清流,所以BC之间的关系似乎也是决定性。是作家决定了作品,而且是压倒性的,作家可以把作品写成这样的,也可以写成那样的,作品是作家的一个诞生物,不言而喻,它的一切属于他。决定性到此为止,以后的四个线段中,再没有决定性的关系了。线段CA,作品影响现实,作品作用于现实,现实被作品所感染,它是一定范围的,被选择性接受或批判的。作品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它传播的范围,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力度。从AB、BC、CA这一个循环来看,是一个类似于爷爷、父亲、孩子的关系,这符合最基本的伦理判断,这是反映论对文学的基本认识。反过来,AC这个线段似乎并无特殊,但却异常凶险。如果你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在所有反映论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作家、艺术家们自杀、被批判,流放、驱逐,都是由于他的作品在这个阶段被定性和拷问,拷问的方式正是居高临下式的,教廷审判式的。现实,什么是现实?当一个作品在一个地方或在一个阶段被视为异端的时候,在另一个地区或另一个时间段却被捧为经典。现实对于作品的评判或反馈五花八门,但无一都会越过作品直达作家,所以在这里,CB这条线段被省略了,现实从另一面抵达了作家,所以不只是AB那一条线段。至于BA这条线段,要么它被忽略,要么它被偷换成AC+CB这条线段,似乎它从来不存在,或者人们这么理解,作家对现实的回击,不就是作品么,还有什么?这十分可疑。4、反映论作为一种哲学认识,就是这样完成了自己的逻辑模型。至少在大多数人眼里,文学作品一定是对现实的一种反射。我把这个称之为古典时期:所谓的古典时期,是指作品与现实的关系是对应的,是可以通过作家曲曲弯弯的表达找到作品符号中的隐含的实际所指,无论作家如何变换他的符号系统,总是指向现实中的事物,这包括最难让人理解的诗歌和密码一样的小说。在古典时期,大概能够彻底表达这一思想的是左拉的自然主义,它是对现实真实的描摹,不带一点选择。自然主义把小说当成了记录,让人愤恨不已,可见,大众实际上并不喜欢真实,尤其是不加选择的真实。在小说曾经繁荣的黄金时代,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司汤达、大小仲马们,忠实地对现实做出了“反映”,但却各有其世界,他们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再比如,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也似乎是现实主义的,他们无一例外地印证了关于小说作品是现实的投射这个论断。这些古典主义的作品在形成作品时遵循了一个伟大的传统,即作品中的现实与实际生活中的现实是一一对应的,每一个场景和每一个人物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作家利用文笔将其重现在作品中。在中国,大多数作家们仍然忠实地沿袭着这种方式,比如路遥,他以现实或者更现实,唯恐不现实作为写作的准则,这类作家们当然是现实主义理论的标准范本。当然也有一些作家们试图不现实,比如写鬼、神、妖、侠、虚拟未来等的作品,它们以奇特的想象远离了实际生活,将人们带入另外一个世界,但却在形象上一一对应着现实的生活模型、情感模型、人际关系模型等等,这些作品是现实的一种暗示或者隐喻,或者“反现实”——反现实也是现实的映射,即使伟大的作品《恶之花》、《聊斋志异》,也无法逃离这种逻辑。反映论模型在这个意义上找不到它的反抗者,无论你如何书写,书写物仍然是现实的一个曲解或者误读,对现实的一种认识,常人谓之为曲折地再现。但是我们至少发现了一点,其实每个作家在从现实到自己的认识时,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生活在同一个地区、同一种现实中,用同一种语言写作出的作品,由于其对现实的裁取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现实。在从A到B这个过程中,一定有另外的东西,让作家对现实的认识发生了情况各异的变化。很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yituan.com/zybs/zybs/202204/13978.html


当前时间: